全员上岸!三个寝室12人集体“上岸”创佳绩?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1日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传来捷报:学院2021级?三个本科生寝室共12人全员考研成功?,其中杨忆茹同学初试总分达400分,2人被“211工程”高校录取。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学子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也为学校申博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学院“四阶段”护航:从埋下“种子”到开花结果?

“这份成绩是学生与学院的双向奔赴!”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彭青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学院深耕考研精细化辅导,创新推出?“四阶段”培养模式,暨启蒙阶段,新生入学即通过“博士面对面”沙龙点燃学术理想,播撒升学“种子”;定向阶段,依托专家讲座、名师辅导帮助学生锚定研究方向;聚力阶段,发挥朋辈力量,举办考研分享会、党员“考研帮帮忙”等活动;冲刺阶段,通过模拟复试、心理疏导精准助力“最后一公里”。


寝室“研”友记:共享资源、共克难关的备考日常?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个都不能少!”这是21生科1班39-210寝室四人备考之初立下的铁律。他们四人组成“学习攻坚组”,?每日6:30集体晨读、错题互讲、模拟面试?成为固定日程。备考期间,她们特意选择毗邻实验室的自习区,“我们连座位都‘绑定’在一起,学累了抬头就能看到对方奋笔疾书的样子,瞬间又有了动力。”考入杭州师范大学的刘晶回忆道。遇到情绪低谷时,四人会默契地暂停学习,到实验室走廊“透气充电”,用十分钟的嬉笑打闹驱散疲惫。公共课的备考资源也被她们“共享”到极致:?政治冲刺资料拼单购买,英语作文模板分工整理?。


67CC9

21生科1班39-210寝室合照(郭雅琴 刘晶 彭露 宗可芸)

而在21生科2班39-310寝室,“共赢思维”贯穿备考全程。“我们既是战友又是智库!”孔丽展示着手机里标满日期的文件夹——从去年3月起,她们每周录制“模拟面试马拉松”,用两小时互挑逻辑漏洞、打磨答题话术。复试前夜,她们甚至将寝室布置成考场:一人答题,三人扮演考官轮番“压力轰炸”“最后我们全员上岸,还把整理的经验帖捐给了学弟妹——这叫‘胜利者传承’。”杨忆茹说。


338BA

21生科2班39-310寝室(孔丽、杨忆茹、徐文楚、徐锦秋)

?“有人泄气就集体‘充电’,有人掉队就用闹钟‘轰炸’!”? 在21生科3班39-316寝室,四人的备考节奏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清晨6:20“叫早联盟”准时行动?——若有人赖床,室友便轮番播放考研政治带背音频,直到全员“开机成功”;深夜自习室熄灯后,她们还会开启“暗卷模式”,用充电台灯照亮书桌角落的单词本。


1018E7

21生科3班39-316寝室合照(周馨月、谢垒、李嘉琳、吴翠萍)


学子心声:感恩母校栽培,寄语后来者笃行不怠?

“图书馆的专属座位、学长学姐的万字经验帖,都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考入苏州大学的谢垒感慨道。

李嘉琳?向学弟学妹传递心得:“考研的最后一个月,有人选择放弃,但走进考场就已战胜30%的对手。少问‘能不能考上’,多问‘今天学了多少’。”

39-210寝室全体成员?在采访的最后致谢学院:“从择校指导到复试模拟,老师们的全程陪伴让我们底气十足。希望学弟学妹们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你的努力,时间看得见!”


薪火相传:经验共享延续奋斗薪火?

为传承考研精神,学院每年的5月初都会举办“榜样领航”经验分享会,邀请优秀学子?详解备考攻略、复盘“避坑指南”?,并收集电子版的考研经验帖发送给学弟学妹们,内容涵盖院校选择、时间管理、心态调节等实用内容。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优化“本硕联动”机制,为学子搭建更高层次学术平台。?

从“全员上岸”到“申博攻坚”,生命科学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术传承为使命。学院院长贺根和表示:“考研佳绩是学院‘四阶段’育人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助力学校申博的‘人才储备战’。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学风建设,推动本硕培养衔接,为申博学科点输送更多优质生源,实现‘育人’与‘强校’的双向奔赴!”

考研之路的终点,亦是学术攀登的起点。这群“上岸”学子将带着母校的期许奔赴新征程,而他们的成功经验,正化作申博攻坚路上的一簇星火,照亮后来者的奋斗征程。(文/钟庄子  图/考研学子  审核:何旭梅、肖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