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同济学习汇报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7日

   尊敬的胡老师: 

   您好,趁着这周末的时间,给您汇报一下我们在同济大学的情况。就分为三个部分吧,首先,学习方面,应该说,做得不错吧。苗苗和翟若彤跟大家的关系处得越来越好,我经常看到她们与其他同学走在一起,讨论着问题,与这个新的集体非常融入!学习态度方面,她们俩做得都比我好,我最近跟她们聊天得知,为了跟上同学们的步伐,她们两个几乎天天都会去上自习。而且由于最近忙着各种论文和PPT汇报(这边的毛概会要求5000字以上的论文,还有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其实我通过观察发现,一般论文和PPT是绑定在一起的,其质量就决定了你的平时分。)有时都会忙到凌晨一点多,但是还是不觉得辛苦,她们说喜欢这种充实感。哦,对了,还有导师的问题,这一点我上次没跟您细说。针对我们环境科学专业,学院给我们班每个学生安排了一位导师。导师好像是负责我们的毕业论文设计什么的,所以在那张表上,每个老师后面都会有相应提供的研究课题。其中有两个导师是针对我们井大的学生,我就让她们两个选了,自己再去找了一个污水处理课题的老师。建立起联系后,老师会根据我们所选的课题让我们跟一个研究生或是博士一起,让我们熟悉一下仪器、步骤什么的,所以没事的时候也会去一去实验室,感觉挺好。而且,您也知道,马上就要期末考了,所以现在都忙着复习,有压力,但我们会努力使之变成动力的,所以老师放心吧!

 生活方面,就像你上次所提到的一样,和井大的同学们也经常联系,并且我也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帮上他们的忙。苗苗和翟若彤她们两个不同,因为她俩都有那种相交很深的朋友,所以一有时间就会相互打电话,有时候都会说一两个小时。总之,并没有因为空间距离而产生心理距离,而且当你面对着一些烦恼的时候,跟井大的同学们聊天,会觉得特放得开,毕竟我们认识了一年多。

给我感触很深的是,这边对于学生自主申请国家或是市级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给予很大的支持。在井大我不是很了解这其中的一些细节。但是,在这边的话,同学们参加这种的激情很高,我们班总共30多个人,其中申请创新项目的就有6组左右,各组大概由3人组成,我当时真的很惊讶。后来被一同学也“拉下水”,去申请国家项目,大概这个月初出结果吧!导师下面的课题组会给出一些方向,自己也可以摸索,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挺好。

今天就写到这里,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陈远(2010级环境科学专业)

                      2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