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0日

 

各班: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部分高校陆续出现了学生安全事故和校园刑事案件。南昌某高校一名学生因感情纠纷,到赣州一高校校园持刀将该校2名学生杀伤致死,自己也当场自杀身亡。这起案件影响恶劣,教育深刻。上海商学院学生因使用“热得快”电器引发的一场大火,4名女生为避火坠楼身亡。我校政法学院6名同学9月19日违反校纪,擅自到赣江游泳,导致一名同学溺水身亡。艺术学院4名同学、医学院1名同学9月30日去青原山林区游玩时由于缺乏常识不慎于傍晚迷路,后经旅游局、青原区消防大队全力营救,直到10月1日凌晨,才被安全救出,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 各班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认真排查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切实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

二、 各班近期要开展一次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尤其要教育学生学会突发事故发生时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三、 各班班主任,导师要深入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其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情况心中有数、工作有的放矢。

四、 各班要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保持信息畅通渠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 现在正值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要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和用电安全。教室、寝室不准私自接线、改装插座,严禁使用电炉、热得快、电饭煲、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严禁在床上点蜡烛看书,以免引起火灾。

六、 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生平安顺利返校,禁止学生外出野炊。

七、 各学院要组织人员到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排查,发现违章用电要进行批评教育,并收缴违章电器。

八、 近期学工处、保卫处、后勤集团将对学生宿舍进行一项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校。

                       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11月18日

急救小常识

火灾自救常识 

  一、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119”。

  报火警时的主要步骤:

 (1)报警时要讲单清着火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

  (4)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5)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报警时要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着火物及火势大小,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

  二、当周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以免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判断或采取错误的行动,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三、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不要往柜子里或床底下钻,也不要躲藏在角落里,更不要贪恋财物,盲目地往火场里跑。

  四、当发生火灾的楼层在自己所处的楼层之上时,就应迅速向楼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的。

  五、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六、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它们的蔓延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4-8倍。当烟雾呛人时,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呼叫,以防止中毒。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靠墙边爬行逃离火场。

  七、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还是未着火房间,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蔓延。

  八、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着行进。此外,滚到墙边也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九、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同时,要积极向外寻找救援,用打手电筒、挥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

  十、一旦被火势困住,要积极采取紧急避难。避难是指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一些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物,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家庭火灾时,由于住宅一般都未设置专门的避难间,所以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利用阳台等可燃物少、方便同外界接触的空间,自创避难小空间避难。

  十一、如果被困在二层以下的楼层内,被烟火威胁,时间紧迫无条件采取任何自救办法时,也可以跳楼逃生。在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使双脚着落在柔软物上。

  十二、人们在宾馆、饭店、歌厅等公众聚集场所消费娱乐时也要时刻注意防范以确保自身安全,首先在进入这些场所时应注意观察并要尽量记住:进出口位置、太平门位置、楼道、楼梯、紧急疏散口的方位及走向。一旦在公共场所遇到火灾,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裹挟在人流中逃生时,可以用一只手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用另一只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十三、火场上不要乘坐普通电梯。这个道理很简单:其一、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故障,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其二、电梯口通向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电脑防火灾及急救小常识

假若电脑着火,即使关掉机器,切断总电源,机内的元件依然很热,迸发出热焰及有毒气体,荧光屏及显像管也有随时爆炸的可能。因此,面对着火的电脑应作以下处理: 

  面对开始冒烟或着火的电脑,应立即关机或切断总电源,然后用湿毛毯或棉被等厚物品将电脑盖住,这样既能防止毒烟蔓延,也能在发生爆炸时挡住荧光屏玻璃碎片,以免伤人。

  切记不要向着火的电脑泼水,或使用任何性质的灭火灭火设备灭火,即使已关机的电脑也是这样。因为温度突降,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则可引起触电。 

  切记不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揭起覆盖物观看,即使想看一下燃烧的情况,也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地震自救小常识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 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 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 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 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 (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 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 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图13。2)。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 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若在电影院、体育馆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 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 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 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 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 待救援。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避震自救小常识

在高楼内怎么避震:

  (1)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国际通用的避震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2)避震位置至关重要。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3)特别要牢记不能滞留在床上;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地震时被重物压住怎么办:

  (1)保持镇定,要有坚定的生存信念。(2)不要声嘶力竭地呼救,如果周围没有人,乱呼救只会浪费体力。要等看到或听到救援人员到场后,尽量用敲击声求救。(3)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呼吸畅通。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牢靠的倒塌物、悬挂物等,以免被再次砸到。(4)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5)不要随便使用明火。通常地震后会有燃气泄漏,此时使用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以防中毒。

地震后砸伤怎么紧急处理:

  首先,要试着移动一下四肢,判断一下是否有骨折、头颈、脊椎损伤。

  伤口的紧急处理主要有两条:清洁和止血。清洁:使用干净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对于嵌在伤口里的碎玻璃和小石子,别急着想办法把它们弄出来,否则会有划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可能。应该在清洁伤口之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覆盖伤口,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处理。

  止血:最常用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直接加压法”,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直接在出血伤口上方施压;如果出血仍然不止,那么可以将伤口部位抬高超过心脏的位置,并继续加压到不再流血为止。特别提醒:不可用布条或绷带长时间环扎出血肢体,否则容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采用环扎法,要注意肢体末端的感觉和皮肤颜色,如果感觉麻木或者皮肤颜色发紫或发黑,一定要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