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破解长江水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技与人才优势,提升长江水环境研究的协同创新能力,在党中央制定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指引下,进一步把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向深入,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决定于2019年5月31日-6月2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承办单位:井冈山大学
会议时间:2019年5月31日-6月2日(5月31日报到)
会议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一、会议主题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安全与保护
二、会议主要议题
1. 水环境质量演变与环境监测
2. 面源污染控制
3. 城市污染控制和黑臭水体治理
4. 饮用水源风险与保护
5. 生态保护与修复
6. 水资源与长江生态环境管理
三、会议论文征稿
1. 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和论文,由会议组委会择优选用,并根据报告内容分别安排大会报告和主题口头报告。
2. 原则上参会代表均需提交论文,组委会将制作成电子版(PDF 格式)的会议论文摘要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
四、会议日程安排
5月31日下午 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 报到注册(13:00-20:00)
6月1日上午 大会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
6月1日下午 分会场报告交流、颁奖暨闭幕式
五、会议费用
会议免注册费;住宿费、交通费、生态考察费自理。
六、会议住宿
l 井冈山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含早餐)
单间:180元/天(内设单人床、上网接口、空调、电视等设施)
标间:180元/天(内设两个单人床、上网接口、空调、电视等设施)
l 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含早餐)
单间:240元/天(内设一个床、上网接口、空调、电视等设施)
标间:240元/天(内设两个单人床、上网接口、空调、电视等设施)
套间:320元/天(内设一个大床、上网接口、空调、电视等设施)
会议将根据现场报到顺序优先安排住宿。
七、重要提示
1.本次会议将在参会研究生中评选出优秀学术报告奖共15-20名(其中:一等奖2-4名;二等奖3-6名;3等奖5-8名,优秀奖若干) 。
2.请参会人员自行预定返程票。
3.会议将编撰论文摘要集(电子版),并评选研究生优秀论文。
八、乘车路线
吉安火车站:步行至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西北门进左转)约需20分钟;乘出租车,约15元;
会议须知
1. 报到
5月31日(8:00-24:00)报到,代表抵达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后,首先到大堂办理报到手续,包括:签到、领取餐票、领取资料、安排住房、生态考察路线选择等。住宿费用和生态考察费用自理。
2. 会议时间及内容
6月1日上午8:30-12:00 主会场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6月1日下午13:30-17:10 分会场报告
6月1日下午17:10- 6:00 主会场颁奖
根据大会拟定的日程,参会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兴趣和方向,按既定议程和规定的时间自行进入各分会场参加会议交流和研讨(具体参见会议议程)。
凡是按既定议程需要发言的嘉宾,请提前做好发言准备,其中6月1日上午发言的嘉宾请于8:00-8:20到主会场学术报告厅将PPT文件拷贝到会场计算机内。6月1日下午发言的嘉宾请于13:00-13:20到各自分会场将PPT文件拷贝到会场计算机内。
3. 安全事
会议期间,请代表注意安全,妥善保存好自己的物品
4. 会务组联系方式
会议协调联系人:肖小雨(井冈山大学),电话13667967398
肖乾芬(同济大学), 电话13818431322
会议议程
日期 |
时间及地点 |
内 容 |
5月31日 |
08:00-21:00 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 |
嘉宾报到,注册 |
18:00-20:00 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 |
自助餐 (一楼) |
6月1日上午 主会场 地点:三楼 学术报告厅 |
8:30-9:10 开幕式 (主持人:同济大学尹大强 教授) |
1.同济大学赵建夫教授致辞 2.井冈山大学领导致辞 3.集体合影(新图书馆广场) |
大会报告(主持人:徐向阳,郭劲松) |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9:10-9:30 |
长三角地区化学品污染胁迫与风险研究 |
Ake Bergman教授 (同济大学) |
9:30-9:50 |
长江大保护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索 |
郭亚丽 总工程师 (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院) |
9:50-10:10 |
基于水陆协同的浙江省多层级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 |
王飞儿 博士,副教授 (浙江大学) |
10:10-10:30 |
有机质的环境胶体行为研究 |
瞿晓磊 教授 (南京大学) |
10:30-10:50 |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实践 |
朱联东 教授 (武汉大学) |
10:50-11:10 |
厌氧氨氧化细菌中的两种纳米粒子 |
陈猷鹏 教授 (重庆大学) |
11:10-11:30 |
YESB及相关研究 |
孟祥周 教授 (同济大学) |
11:30-11:50 |
磺胺类抗生素环境效应的构效机制 |
邹小明 博士,副教授 (井冈山大学) |
11:50-11:55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长江水环境质量”专刊约稿简介 |
于振洋博士,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 |
12:00-13:00自助餐 (井冈山大学新学术交流中心 一楼) |
6月1日下午 地点:三楼 学术报告厅 6月1日下午 地点:三楼 学术报告厅 |
分会场1城市污染控制和黑臭水体治理 主持人:毛旭辉、罗玉红 评奖人:汪的华/赵红颖 |
13:30-13:45 |
塑料复合电极的电渗污泥脱水研究及应用 |
毛旭辉 教授 (武汉大学) |
13:45-13:55 |
基于气体内循环的好氧颗粒污泥新工艺研究 |
姬雅彤 博士 (浙江大学) |
13:55-14:05 |
修饰后的Ni-MOF-74衍生的杂氮多孔碳负载Ni催化剂用于高效选择性催化1,2-二氯乙烷加氢脱氯制备乙烯 |
宁 欣 博士 (南京大学) |
14:05-14:15 |
具有氧空位的Bi5O7I纳米管光催化固氮及去除水体中典型 |
胡 媛硕士 (南京大学) |
14:15-14:25 |
单原子钯基催化剂脱氯效果的研究 |
翁 昕 硕士 (南京大学) |
14:25-14:35 |
电化学高效降解全氟化合物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刘明月 硕士 (同济大学) |
14:35-14:45 |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催化过硫酸盐降解双酚F研究 |
周晓梅 硕士 (南京大学) |
14:45-14:55 |
一株罕见耐高温AOB的脱氨特性 |
高慧娟 硕士 (湖北工业大学) |
14:55-15:05 |
抗生素对EBPR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吴礼贵 硕士 (井冈山大学) |
15:05-15:15 |
排污口设置对城市地区河流水质影响预测研究 |
卜思凡 硕士 (武汉大学) |
15:15-15:25 |
塑料复合电极的电渗污泥脱水研究及应用 |
胡 悦 硕士 (武汉大学) |
15:25-15:40茶歇 |
15:40-15:50 |
杂氮中孔碳负载的Pd催化剂对碘代X-射线造影剂的液相催化加氢脱碘研究 |
刘 慧博士 (南京大学) |
15:50-16:00 |
生物炭强化厌氧工艺的菌群结构及其机制研究 |
王 晨 硕士 (浙江大学) |
16:00-16:10 |
基于成本效益评估的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内河最佳引水流量研究 |
李琳 硕士 (武汉大学) |
16:10-16:20 |
原位合成氮掺杂磁性碳材料用于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去除 |
何宇豪 硕士 (南京大学) |
16:20-16:30 |
海藻酸钠-竹炭-壳聚糖微球包埋Rhodococcus sp. PB-1用于去除水中苯酚和苯胺 |
马馨月 硕士 (武汉大学) |
16:30-16:40 |
MnO2改性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Pb(II)和Cd(II)吸附特性研究 |
张隽晔 硕士 (武汉大学) |
16:40-16:50 |
三峡库区神农溪库湾水环境变化特征 |
石浩洋 硕士 (三峡大学) |
6月1日 下午 地点:三楼 1号会议室 6月1日 下午 地点:三楼 1号会议室 |
分会场2生态保护与修复 主持人:楼莉萍刘桂要 评奖人:张 华/王 鹏 |
13:30-13:45 |
多世代磺胺抗生素暴露诱胖效应与潜在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于振洋 博士,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 |
13:45-13:55 |
CO2转化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
杨娟 博士 ( 武汉大学) |
13:55-14:05 |
底泥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芦苇生长的影响 |
王志 博士 (同济大学) |
14:05-14:15 |
低浓度萘在不同氮磷比例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
潘泓宇 硕士 (三峡大学) |
14:15-14:25 |
外源硒对萘胁迫下车前草生理指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
朱 灿 硕士 (三峡大学) |
14:25-14:35 |
鲢幼鱼非疲劳贴网及步态转换行为研究 |
刘谢驿 硕士 (三峡大学) |
14:35-14:45 |
阴阳极耦合异相电芬顿降解2,4-DCP研究 |
王智成 硕士 (武汉大学) |
14:45-14:55 |
面源污水磷回收技术研究综述 |
刘 枫 硕士 (浙江大学) |
14:55-15:05 |
Microplastics in intertidal zones |
鲍梦蓉 硕士 (同济大学) |
15:05-15:15 |
羊粪生物炭对水体氨氮吸附特性研究 |
向江涛 硕士 (三峡大学) |
15:15-15:25 |
太湖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食物链传递及影响因素研究 |
李鹏炜 硕士 (同济大学) |
15:25-15:40 |
茶歇 |
15:40-15:50 |
生物质炭和湖泊疏浚底泥联合应用提升土壤结构与营养促进芦苇定植 |
李双强 博士 (同济大学) |
15:50-16:00 |
生物炭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
管 鲲 博士 (武汉大学) |
16:00-16:10 |
土壤改良硫制剂在底泥重金属生物淋滤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吴纯城硕士 (浙江大学) |
16:10-16:20 |
磺胺甲恶唑诱发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肥胖效应与机制研究 |
沈佳颖 硕士 (同济大学) |
16:20-16:30 |
城市湖泊有机质氮同位素差异及其对水污染的指示作用分析 |
张思思 硕士 (湖北工业大学) |
16:40-16:50 |
丙酮辅助溶剂热法合成钒酸铋及其光催化去除MC-LR |
曹新强 硕士 (三峡大学) |
6月1日下午 地点:三楼 3号会议室 6月1日下午 地点: 3号会议室 |
分会场3面源污染控制/饮用水源风险与保护 主持人:梁新强、成水平 评奖人:瞿晓磊/陈一 |
13:30-13:45 |
新型介孔累托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 |
朱珑珑 博士 (武汉大学) |
13:45-13:55 |
电化学方法检测痕量磷污染的研究 |
张楚璇 硕士 (浙江大学) |
13:55-14:05 |
水分管理对磷素形态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影响 |
王子琬 硕士 (浙江大学) |
14:05-14:15 |
三峡库区支流消落带土壤磷的组分特征及生物有效性 |
瞿颖 硕士 (重庆大学) |
14:15-14:25 |
三峡库区新政小流域氮磷流失及径流特征研究 |
曹瑞霞 硕士 (重庆大学) |
14:25-14:35 |
复合菌剂对柑橘皮渣堆肥效能及堆肥细菌群落的影响 |
王佳琴 硕士 (重庆大学) |
14:35-14:45 |
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去除水中氮磷的研究综述 |
赵子熠 硕士 (浙江大学) |
14:45-14:55 |
猪粪渣活性炭的吸附和电容性能研究 |
张小那 硕士 (武汉大学) |
14:55-15:05 |
基于M-IBI指数的城市河流生境评价 |
谢孟星 硕士 (南京大学) |
15:05-15:15 |
基于水质模型的河流干支流连通影响分析 |
袁俣 硕士 (南京大学) |
15:25-15:40 |
茶歇 |
15:40-15:50 |
Enhanced Removal of Veterinary Antibiotic Florfenicol in water by Cu-based Fenton-like Catalyst with Wide pH Adap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
陈 婷 博士 (同济大学) |
15:50-16:00 |
水源水库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时空分布研究 |
黄智峰 博士 (同济大学) |
16:00-16:10 |
单过硫酸氢盐/氯离子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机制及毒性评价 |
陈田田 博士 (同济大学) |
16:10-16:20 |
不同类型的SBBR反应器对全程硝化菌富集培养效果比较 |
赵宇翔 硕士 (浙江大学) |
16:20-16:30 |
青草沙水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特征研究 |
赵婉婷硕士 (同济大学) |
16:30-16:40 |
富营养化对汞经浮游食物链传递与累积的影响——以我国东部地区湖泊为例 |
郑思文 硕士 (同济大学) |
16:40-16:50 |
干燥方式对掺锰水铁矿-壳聚糖珠结构及其吸附As(III)性能的影响 |
叶 枫 硕士 (武汉大学) |
6月1日下午 地点:三楼 6号会议室 6月1日下午 地点:三楼 6号会议室 |
分会场4水资源与长江生态环境管理/水环境质量演变与环境监测 主持人:吴中伟、涂志英 评奖人:孙亚兵 / 王飞儿 |
13:30-13:45 |
基于大通水文站的长江黑碳的季节变化及入海通量估算 |
方 引 博士,讲师 (同济大学) |
13:45-13:55 |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沿江湖泊管理和生态保护策略 |
吴中伟 博士,副教授 (九江学院) |
13:55-14:05 |
江汉平原东北部浅层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
胡美艳 博士 (武汉大学) |
14:05-14:15 |
太湖流域典型工业园区水敏感行业识别研究 |
刘润西 硕士 (同济大学) |
14:15-14:25 |
武汉市重污染天气气象影响机制及城市重污染天气防控体系建立 |
胡知临 硕士 (武汉大学) |
14:25-14:35 |
基于政策导向性措施分析的太湖水质研究 |
黄润垚 硕士 (同济大学) |
14:35-14:45 |
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无机磷形态剖面分布及转化特性研究 |
袁子越 硕士 (重庆大学) |
14:45-14:55 |
三峡库区彭溪河消落带不同高程土壤有机磷生物有效性研究 |
张蕊 硕士 (重庆大学) |
14:55-15:05 |
长江支流大型底栖动物替代生境适宜性研究 |
粟一帆硕士 (三峡大学) |
15:05-15:15 |
基于碳氮同位素的新老水库TOC来源差异性分析及其拦截效应初步探究 |
胡子龙 硕士 (三峡大学) |
15:25-15:40 |
茶歇 |
15:40-15:50 |
Construction of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ith highly effective phosphorus removal capability based on the over-expression of polyphosphate kinase 1 |
魏儒平 博士 (南京大学) |
15:50-16:00 |
重污染河道底泥电解脱氮固磷研究 |
陈孟高山 硕士 (南京大学) |
16:00-16:10 |
解决梯级水库水温累积效应的方法研究 |
许 尤 硕士 (湖北工业大学) |
16:10-16:20 |
梯级水库建设对怒江与澜沧江沉积物氮形态分布的影响 |
朱晓声 硕士 (三峡大学) |
16:20-16:30 |
Cr6+及ONP对莱茵衣藻的生理效应研究 |
魏思洁 硕士 (武汉大学) |
16:30-16:40 |
基于卫星遥感的太湖水华暴发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张紫倩 硕士 (武汉大学) |
6月1日下午 主会场 学术报告厅 |
17:10-18:00 |
优秀学生论文评选/会议总结 |
18:30 |
自助餐 |
6月1日 下午 2号会议室 |
长江水环境保护战略研讨会 主持人:尹大强 |
参会名单 |
三峡集团、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宜宾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 |
14:00-15:30 |
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调组座谈 |
15:30-15:45 |
茶歇 |
15:45-16:45 |
讨论长江大保护建议书的汇编 |
16:45-17:00 |
讨论并确定明年会议承办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