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1日

基本信息

姓名

王宁

职称

教授

电话

0796-8100493

E-mail

wangning13@126.com

科研方向

植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效益等

教育经历

起止时间

单位

学位

2005.09-2008.0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2002.09-2005.06

贵州大学

硕士

1998.09-2002.06

山东农业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备注

2017.09-2018.07

山东388vip太阳集团

访问学者

2013.08-2014.02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

访问学者

2011.09-2012.07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进修

2008.07-至今

井冈山388vip太阳集团


教学情况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生态学》教学团队成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讲的《生态学》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3项;主持《生态学》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省一流线上课程等;主讲《生态学》、《生态学实验》、《植物学》、《植物学实验》等课程;承担动植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作为副主编,完成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配套教材《生态学实验》的编写。

科研情况

主要开展入侵植物生态学、克隆植物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较为关注入侵植物生态适应与进化、高山草地退化与修复、绿地景观生态效益评价、古树名木保护等问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课题多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2018年入选井冈山大学“庐陵之星”培养工程。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历任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生态学会理事、江西省植物学会理事,Journal of Plant Ecology、Functional Plant Biology、Plos-one、《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研究》、《生态科学》等国内外杂志审稿人。

科研项目

1. 土壤MVOCs作用下游击型克隆植物觅食行为响应及其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1660123), 主持, 2017.1-2020.12

2. 菟丝子寄生下游击型克隆植物的行为和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1240015), 主持, 2013.1-2013.12

3. 克隆整合对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860054), 主持, 2009.1-2011.12

4. 入侵克隆植物空心莲子草对菟丝子寄生的适应机制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1BAB204011), 主持, 2015.1-2017.12

5. 校园高密度人居环境中行道树的生态效益研究—以井冈山大学为例,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90555),排名第二, 2019.12-2022.12

个人荣誉与获奖

1. 2021年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2. 2023年获第三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3. 2023年获井冈山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第1名)

4. 2023年被评为井冈山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5. 2022年获井冈山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

6. 2017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7. 2016年被评为井冈山大学优秀教师

8. 2013年获井冈山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9. 2012年被评为井冈山大学首批优秀本科生导师

10. 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

11. 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优秀毕业生

代表性论文、专利及论著

1. Xiao YA, Dong M, Wang N*, Lan LL. 2016. Effects of organ removal on trade-offs between sexual and clonal reproduction in the stoloniferous herb Duchesnea indica. Plant Species Biology, 31(1): 50-54.

2. Wang N, Yu FH, Li PX, He WM, Liu j, Yu GL, Song YB, Dong M. 2009. Clonal integration supports the expansion from terrestrial to aquatic environments of the amphibious stoloniferous herb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Plant Biology, 11(3): 483-489.

3. Wang N, Yu FH, Li PX, He WM, Liu FH, Liu JM, Dong M. 2008. Clonal integrationaffects growt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biomass allocation, but not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alien invasive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under severe stress. Annals of Botany,101(5): 671-678.

4. Du J, Wang N , Alpert P, Yu MJ, Yu FH, Dong M. 2010. Clonal integration increases performance of ramets of the fern Diplopterygium glaucum in an evergreen forest in southeastern China. Flora, 205(6): 399-403.

5. Yu FH, Wang N, He WM, Dong M. 2010. Effec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of sand dune communiti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74(6): 32-637.

6. Yu FH, Wang N, Alpert, P, He WM, Dong M. 2009. Physiological integration in an introduced, invasive plant increases its spread into experimental communities and modifies their 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96(11): 1983-1989.

7. Yu FH, Wang N, He WM, Dong M. 2008. Adaptation of rhizome connections in drylands increasing tolerance of clones to wind erosion. Annals of botany, 102(4): 571-577.

8. Li PX, Wang N, He WM, Yu FH, Krüsi BO, et al. 2008. Fertile islands under Artemisia ordosica in inland dunes of northern China: Effects of habitats and plant developmental stag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72(6): 953-963.

9. 杜丽, 王宁*, 吴承照. 2019. 山地型旅游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井冈山市为例. 中国城市林业, 17(2): 22-26.

10. 王宁, 李卫芳, 周兵, 闫小红. 2016. 中国入侵克隆植物入侵性、克隆方式及地理起源. 生物多样性, 24(1): 12-19.